1. 325nm激发波长:属于紫外范围,适用生物样品(例如蛋白质,DNA,RNA等)会与紫外激发波长产生共振,使拉曼信号增强数倍,对于测试这类样品的结构提供的便捷。此外,紫外激光在半导体材料中的穿透深度一般在几个纳米的量级,对于测试样品表面的薄膜可以进行选择性的分析。
2. 532nm激发波长:是目前最常用的激光器,非常适用于金属氧化物或矿物以及一般无机材料或碳材料,共振拉曼实验以及SERS。532 nm激发波长还可以覆盖 65 cm-1 至 4000 cm-1 波数范围的优点,适用于在较高的拉曼位移区域存在明显的信号的样品。
3. 785nm激发波长:属于近红外范围,采用该范围激发波长通常是为了抑制荧光干扰。但是近红外的激光激发的效率不高,会导致灵敏度降低。此外,CCD探测器的灵敏度在近红外部分的响应度也比较低,因此,与使用可见激光测量相比,要获得同样的光谱质量,近红外拉曼的测量时间相对长很多,建议按需选择。